- 解锁可持续替代材料氢含量检测的新钥匙
- 点击次数:185 更新时间:2025-08-13
在全球 “双碳" 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下,航空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,正加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。可持续航空燃料(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,简称 SAF)作为传统航空煤油的绿色替代方案,因其可降低高达 80% 的生命周期碳排放,成为航空业脱碳的核心路径之一。而可持续替代材料的氢含量,作为衡量燃料能量密度、燃烧效率及环保性能的关键指标,其精准检测技术的突破,对推动 SAF 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一、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崛起:背景与迫切性
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的 2%,且随着全球航空需求的增长,这一比例仍在上升。传统航空煤油以化石能源为原料,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,不仅加剧温室效应,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。在此背景下,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其原料的可再生性(如废弃食用油、农林废弃物、藻类等)和低碳属性,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视为实现 “2050 年净零-排放" 目标的核心手段。
然而,SAF 的研发与应用面临诸多挑战,其中燃料成分的精准分析是关键环节。氢作为燃料中能量释放的核心元素,其含量直接决定燃料的热值 —— 氢含量越高,单位质量燃料释放的能量越多,续航能力越强,同时燃烧生成的污染物也越少。因此,对可持续替代材料中氢含量的高效、精准检测,成为 SAF 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 “必经之路"。
长期以来,检测燃料氢含量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元素分析法(如燃烧法)和气相色谱法,但这些技术在面对 SAF 复杂的成分体系时,逐渐暴露其短板:
操作繁琐,耗时较长:传统燃烧法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(如干燥、研磨),且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燃烧条件,单次检测耗时通常在 30 分钟以上,难以满足高通量样品的分析需求。
破坏性分析:样品在检测过程中会被完-全消耗,无法进行二次验证或后续其他指标的分析,对于珍贵的实验样品而言是极大的浪费。
精度受限:当样品中含有复杂的杂质(如 SAF 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催化剂、水分等)时,传统方法易受干扰,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,影响对燃料性能的准确评估。
三、低场核磁共振:革新氢含量检测的技术原理
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凭借其独-特的物理原理,成为近年来可持续替代材料氢含量检测的突破性方法。其核心是利用氢原子核(¹H)的自旋磁矩特性:在恒定磁场中,氢核会沿磁场方向排列;当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时,氢核吸收能量发生共振;脉冲结束后,氢核释放能量并恢复平衡状态,产生的弛豫信号强度与氢核数量成正比。
四、低场核磁共振在 SAF 检测中的核心优势
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,LF-NMR 技术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氢含量分析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:
非破坏性检测:样品无需预处理,可直接放入检测腔中,检测完成后样品完好无损,可用于后续其他性能测试,极大提高了样品的利用效率。
快速高效:单次检测时间仅需几分钟,甚至秒级,能够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,显著提升研发和生产中的检测效率。
高精准度与抗干扰性:通过特定的脉冲序列设计,LF-NMR 可特异性识别氢核信号,有效排除样品中杂质、水分等干扰因素,检测误差可控制在 0.1% 以内,为燃料性能评估提供可靠数据。
操作简便:设备自动化程度高,无需专业化学分析技能即可完成检测,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,便于在生产一线或实验室中广泛应用。
应用案例:
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是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抓手,而可持续替代材料氢含量的精准检测则是推动 SAF 产业化的技术基石。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其独-特的原理和显著优势,正逐步取代传统检测方法,成为 SAF 研发、生产及质量控制中的核心分析手段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,LF-NMR 将在提升检测精度、拓展应用场景(如实时在线监测)等方面持续突破,为全球航空业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